中 德 知 阵
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金融

     

如今,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金额逐年攀升,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对实现专利价值、服务中小微企业、助力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政府主导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发展

       自199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办法》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在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专利质押融资尚未真正落地,行业发展缓慢。直到2006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引导、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多家银行机构的参与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成为首批试点区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才开始较大面积地试行。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国家层面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地方层面密集出台配套措施,各级政府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积极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评估机构、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多方发力,共同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长期实践中,国内逐步形成了以“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为特点的北京模式、以“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为特点的浦东模式、以“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为特点的武汉模式为代表的三种运营模式。

      在各地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一批优秀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涌现出来,这些机构和平台作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推广和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北京中关村为例,2012年,在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主导下,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成立,联盟汇聚了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北京IP)、中国技术交易所、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下称连诚评估)、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等多家机构,尝试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快速通道和全流程服务体系。

      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也在长期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先后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例如,北京IP于2016年推出了“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产品“智融宝”,以贷先行、投贷联动。此外,北京IP还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共建了首期规模4000万元的“中关村核心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处置资金池”,为银行贷款提供全额的风险处置。在“智融宝”试点运行两年后,北京IP联手首创担保正式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模式。

       此外,北京中关村中技知识产权服务集团(下称中技集团)与华软资本集团合作建立了国内首家“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成长债”业务帮助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成为国内债股结合、投贷联动的又一典范。法智金集团与中铁房地产集团等开展战略合作,先后与南京、西安、杭州等6个城市签订协议,结合当地产业状态及环境特点,按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外包服务等功能定位合力打造知识产权特色小镇。

       二、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日益完善

       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等痛点一直是阻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化发展的桎梏,其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成为“知本”向“资本”转变的首要问题。知识产权法律权属不稳定,资产价值易受技术演进、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也加大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难度。


      2008年,《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对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资产的评估对象、评估要求和评估方法等作出了规定,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给出了方向性指导。2017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对上述文件进行修订,使之更有利于实践操作。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针对企业的融资需求和知识产权持有状况,业内逐渐形成了一些易于操作的评估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评估模型。从评估机构、担保机构到金融机构,也逐渐形成了全链条的评估体系。目前公认的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等。这些评估方法大都从法律、技术、经济等维度对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

      三、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新模式

      近年来,知识产权与金融不断创新结合,除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外,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证券化、信托等新型知识产权金融形态在各地涌现,内涵不断丰富。

      一是知识产权投资基金正在蓬勃发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规模巨大,截至2018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可投资本量约1.69万亿元。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资本嗅到了这股风潮,纷纷设立知识产权投资基金,表现突出的有国知智慧知识产权股权基金、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广东省粤科国联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基金、上海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湖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河南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这些基金的核心使命是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有效获取核心技术专利,建立高价值专利组合,为企业在未来行业发展格局中获取主导权。

      二是投资基金与质押贷款形成投贷联动效应。秉鸿智融知识产权投资基金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智融宝”业务结合,打造以贷先行,股权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运营等增值服务为一体的业务方式,形成“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的运营模式,为北京市中小微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三是知识产权融资租赁在多地试点成功。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实现文化企业知识产权投资项目超过350个,投放金额超过70亿元。广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新合盛融资租赁公司也有不菲成绩。四是知识产权信托首单落地。安徽省启动知识产权信托交易试点,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肥高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分别与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大国祯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联信电源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签约,共募集首期资金2000万元、期限2年。这次试点以知识产权收益权转让模式进行资金信托,在不改变知识产权权属前提下,将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知识产权收益权有偿转让给国元信托,由国元信托为企业募集社会资金,信托期满后再由企业以知识产权未来收益权为还款基础,对知识产权收益权进行溢价回购。

文章展示344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证券化
     
     
知识产权证券化以知识产权或其衍生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证券,为发行人融资,有利于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使“知产”变“资产”,进一步引导资本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2022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放银行间市场,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提案》答复的函。答复函提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两种途径、两个模式。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证监会等部门,提供知识产权证券化政策支持,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探索,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两种模式均已取得一定进展。

      答复函提到自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将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纳入重点城市绩效目标后,各地已探索出包括供应链、知识产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许可等多种融资模式。特别是积极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开展战略合作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有了长足的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越来越具有资产基础和市场基础。目前浙江在开展证券化试点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有益经验,对全国各地均有学习借鉴意义。

另外,2018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可行模式,不断推进试点项目。截至2022年4月,交易所市场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65只,实际发行金额达158亿元。

     

      国知局表示,今后将会同证监会等部门继续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引导政策和服务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实现融资。人民银行将规范探索适合知识产权融资的途径,进一步完善资产证券化有关规定